激活首都数字经济新引擎 北京数据集团揭牌
时间:2025-09-12 03:10:25 阅读:
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能。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其价值日益凸显。9月11日,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北京数据集团正式成立。北京数据集团为何组建?它又将如何“点数成金”?
技术标准与模式先行先试
当前,数据已经成为新一代生产要素,它不仅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对社会治理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在数据要素市场体系设计中,数据集团被寄予厚望。
9月11日,在2025年服贸会上,北京数据集团正式亮相,标志着北京在构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激活公共数据资源价值、繁荣数据产业生态等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据介绍,北京市以建设国家数据要素综合实验区为着力点,在数据制度、场景赋能、技术创新、产业培育、京津冀协同创新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提供了“北京经验”,北京数据集团的成立是北京市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又一关键落子。
北京数据集团未来要立足首都,当好数据资源开放者、基础设施建设者、数据流通服务者,聚力构建开放协同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深入挖掘数据价值,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要服务全国,在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中当好先行者,在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方面大胆探索,积极破除数据孤岛,加强与京津冀乃至全国各地数据集团协同联动,在技术标准和模式上先行先试,推动数据要素高效流通和优化配置;要放眼全球,加强与国际数据组织和企业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数据领域规则和标准制订,探索建立跨境数据开发利用和流通合作机制,推动数据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走出去”。
立足首都、面向全国
公开信息显示,北京数据集团是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30亿元。北京数据集团经营范围极为广泛,涵盖了大数据服务、数据处理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以及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等多个领域。
北京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吴礼顺介绍,北京数据集团将聚焦数据应用的多个方面,打造全市公共数据资源平台,实现“供得出”;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路径,实现“流得动”;做好高价值数据产品和服务,实现“用得好”;筑牢数据流通安全合规底线,实现“保安全”;服务培育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建生态”。
北京数据集团董事长、总经理郭永昊介绍了该集团的定位和使命。他表示,北京数据集团立足首都、面向全国,将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以“数智北京”和“一区三中心”建设为指引,以共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着力推动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和高质量数据流通交易,统筹数据发展和安全,提升数据全产业链服务能力。
在业务架构方面,北京数据集团将以“两类授权”为基础,构建“1+4+1”发展蓝图,畅通数据供给、流通、应用和安全“四个环节”,加快推动集团发展壮大。
政企数字化是北京数据集团的基础业务。该集团将在党政机关办公数字化、公积金医保平台、智慧城市治理、数字营商环境等重点任务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同时在政企信创、智慧“三医”、交通、教育等重点领域深耕细作,力争在推动北京数字政府建设和企业数智化转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非常重要的资产,能够通过推进开发、配置和使用“点数成金”。除了政企业务,北京数据集团还将重点布局数字安全、人工智能安全等领域的数据应用。据了解,“4”即全面落实北京市政府对数据集团的发展要求,重点发展4项重点业务,助力北京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在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北京数据集团将继续加强政务内外网、政务云建设运营,加快打造“立足北京、面向全国”的数据流通利用增值协作网络,建设城市级可信数据空间和政务大模型共性平台,同时继续加强数字信任基础设施建设,在巩固原有数字认证业务基础上,大力拓展数字安全、人工智能安全。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将搭建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面向生态伙伴开展分领域合作,推动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融合,实现更大价值。在数据流通交易方面,将继续打造国家级数据交易所,推动协作网络和交易所“网所融合”,建设国家数据流通交易中心。在数据产业生态建设方面,将积极参与数智北京创新中心和AI教育中试基地建设,打造协同共生、开放融合的数据产业生态。
在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源看来,北京数据集团的成立,有助于整合北京全市数据资源,打破各部门和行业间的数据壁垒,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与共享,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其次,通过专业化运营和开发,数据集团能够挖掘数据价值,推动人工智能、智慧城市、金融科技等创新应用落地,提升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当好“数据资产运营商”
例如今年初,四川数据集团在成都举行揭牌仪式。新整合组建的四川数据集团注册资本20亿元,四川能投集团现金出资16亿元,成都数据集团现金出资4亿元。
各省级数据集团设立,一般意在承担整合、运营和开发全省数据资源的重任。张新源表示,这些数据集团的成立对当地经济发展带来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一是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数据驱动产业升级,提高经济效率和创新能力;二是培育新兴产业,如大数据服务、人工智能和云计算,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实现智慧城市和数字化公共服务,改善营商环境。
从市场角度分析,数据要素市场潜力同样巨大。根据行业预测,2025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
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加速背后,是市场需求和政策指引的同频共振。《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促进数据共享。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归属认定、市场交易、权益分配、利益保护制度,提升数据安全治理监管能力,建立高效便利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2024年初,国家数据局会同有关部门出台的《“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打造300个以上示范性强、显示度高、带动性广的典型应用场景,涌现出一批成效明显的数据要素应用示范地区,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数据商和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形成相对完善的数据产业生态。
不过,虽然数据集团被赋予整合数据的使命,但数据壁垒依然存在。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卢鼎亮律师指出,数据标准不统一、系统接口封闭、数据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使得物理集中数据易,逻辑融合数据难。如何将海量数据资源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和收入在卢鼎亮看来,未来数据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将不仅在于拥有多少数据,更在于其数据治理、价值挖掘和生态构建的能力。它们将更类似于“数据资产运营商”,专注于将数据资源转化为可计量、可交易、可增值的数据资产,从“数据资源整合”走向“数据资产运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