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业界 >

    “北京日”发布140个招商项目规模近1400亿元

    时间:2025-09-12 04:48:18 阅读:

      9月11日,由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承办的“北京日”暨投资北京大会活动在首钢园召开,大会围绕全球投资趋势、国际技术合作、高端资源聚合等维度,阐释服务贸易与制造业、服务业融合价值,为北京产业协同发展锚定方向,传递开放合作强信号。大会上,释放合作机遇与政策红利,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等领域发布140个招商合作项目,招商规模达1397.5亿元;推出20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助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集中呈现北京的合作机遇、“两区”建设开放成果、惠企政策,向全球释放开放合作商机与务实举措。

      北京服务贸易发展潜力巨大

      当前,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全球贸易的关键支柱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在当日的会议中,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行长蔡兴华介绍道,2024年,全球服务贸易总额8.7万亿美元,增长9%,而同期,全球贸易的增速仅3.7%;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的26.4%。

      从我国来看,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的总量为1万亿美元,是全球的1/8;服务贸易占比为14.6%。再具体到北京,去年北京服务贸易总额约为1300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贸易的1/8;北京服务贸易占北京贸易总额的16.4%,相较全球服务贸易的占比低10个百分点。

      “数据说明,服务贸易增长很快、占比较高,在国民经济当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同时也说明中国服务贸易和北京服务贸易发展的空间、发展的潜力巨大。”蔡兴华表示。

      除了是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外,北京还是全国首个医药健康产业破万亿的城市,也是“人工智能第一城”。

      大会上,跨国药企丹纳赫全球副总裁、中国区集团总裁彭阳讲述了扎根北京、协同产业创新的故事,凸显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开放生态吸引力。

      据彭阳介绍,丹纳赫扎根中国,目前在华业务规模约30亿美元,有9家工厂,其中有3家在京津冀落地。“在北京,我们看到很多政府引导的对创新药、对生物制造产业的支持政策,同时,北京有非常多的科研机构和顶尖人才,这些都是外资药企对北京看好的选择,也是丹纳赫看好北京的一个重要考量。”

      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北京人工智能行业代表,聚焦AI独角兽的“北京加速度”,展现在京技术迭代与产业赋能路径。

      智谱华章总裁王绍兰则在会议中谈道,公司来自清华大学计算机系,2019年通过学校的成果转化成立。在赋能北京方面,公司推出政务智能体,打通家校数据连接,在京西推出“潭柘智空”京西文旅大模型。

      释放1397.5亿招商金额

      服务贸易飞速增长的同时,北京市的投资环境也在为实体经济发展持续赋能。近年来,北京市累计设立8只政府投资基金,总规模达到1000亿元,围绕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关键领域,持续进行技术突破,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一直以来,北京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当中,持续优化政策发展环境,建立了支持企业发展的全要素支持模式。在当日召开的大会中,北京的合作机遇与政策红利迎来进一步释放。

      具体来看,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等领域,共发布了140个招商合作项目,招商金额1397.5亿元;推出20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助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集中呈现北京的合作机遇、“两区”建设开放成果、惠企政策,向全球释放开放合作商机与务实举措。投资北京大数据服务平台,从产业布局到资源匹配,从活动展示到项目合作,以数据赋能投资服务全链条,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数字化服务。

      此外,在会议中,朝阳、海淀、石景山、通州四个区域分别围绕商务、绿色金融改革实践、中关村科学城科技创新生态和独角兽企业培育、数字经济融合发展进行主题推介,彰显了区域特色产业优势,为资本与产业对接进一步搭建桥梁。

      另外,在投资洽谈环节,汇聚8只政府引导基金管理机构、银行、风险投资机构及各区、经开区投资促进机构,与有投资合作需求的企业进行精准对接。通过项目路演、一对一洽谈,为有意向的投资人和企业打通资本通道,构建“产业+资本”协同发展生态。

      据悉,本次活动深度链接政策、产业、资本、企业等要素,打破产业边界、打通合作堵点,既展现北京科技服务与关联产业融合发展成果,又为全球合作伙伴搭建了交流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