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策略:3800点之后怎么看
时间:2025-09-06 22:55:36 阅读:
A股近期延续上涨态势,截至2025年8月22日收盘,上证指数收于3825.76点,单周上涨3.49%,年内涨幅达到12.52%。展望未来,我们仍对市场维持乐观看法。首先,从居民主要资产间流动性角度出发,“股房性价比”指标位于历史35.7%分位,对A股而言仍处在适宜位置;其次,A股情绪指数近期虽然转暖,但并未达到2015年和2024年三季度末陡直上行的状态,核心资产情绪指标也指向乐观;最后,从投资实战出发,我们围绕产品排他性、龙头寡占度、创新独特性的“三优框架”来构造长期组合,重点关注研发转化率高的半导体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高成长行业,选择格局清晰的水电、锂电设备等行业布局底仓,回避产品落后、仅业态或创新单强的行业。
观点
相对于存款搬家可持续效应,我们更为关注股票和房地产,居民部门将资金在最重要的风险资产和实物资产中如何权衡取舍。效法“看股作债”的思路,可采用一定时间内A股市盈率倒数与房地产投资估值倒数轧差,作为“股房性价比”指标。类似于股债性价比是看购买股票时相对便宜还是昂贵的原理,该指标出现顶部和底部并非是精准的左侧买入或者卖出的择时拐点,但提供了较为合理的配置时间点。指标处在较低位置时代表股票相对于房地产价格处于相对便宜的区间,有较好的配置机会。历史上2013年底、2016年3月、2020年10月等时间点都给出过舒适配置区间的提示。
当前地产和股市间基本面关联度的逻辑让位于资金跷跷板逻辑,在资金体量方面,股市明显小于房地产的数量级,对居民财富效应也存在贡献。和地产趋弱、A股市场承压的理论逻辑相异,近2年来虽然地产表观的量价数据承压,但是市场不乏磨底回暖机会。相较于传统地产周期中分子端定价的盈利逻辑催化,当下分母端资金流动性对行情的驱动贡献更强。归根到底来看,地产因子影响的还是情绪面。过往担心地产周期拖累市场的观点,更多是资产折价导致消费和投资预期谨慎克制的胜率外推,2024年三~四季度的市场快牛时期,第一阶段是赔率思维主导的快牛行情;随着2025年以来市场的温和上行,居民此前亏损的股票和基金等权益类投资也温和回暖,视角也开始转为胜率思维,构成慢牛行情的基础。
当前股房性价比的指标处在2013年以来35.7%的历史分为上,虽较年初所处位置已经有所上行,但对股市而言仍然处在存在配置性价比的区间,因此站在股房流动性视角来看,对A股市场而言仍有利。
我们此前用股票一二级市场和基金市场综合数据构造了A股情绪指标,目前该指标提示大盘情绪显著转暖,但相较于2024年9月下旬的快牛期间过于亢奋的市场情绪相比仍比较稳定。从多个量价指标的综合构成来看,对A股情绪指标回暖有提振促进作用的贡献项目,主要体现在交易类和消费信心维度。此外根据一级行业β共振情况编制的核心资产提示器,仍然提示沪深300的乐观信号,在双创指数前期快涨过后,结合中报业绩期资金追求合适估值和盈利的胜率视角,单周维度也关注中小成长向大盘价值的高低切。
回归到投资实战,我们更关注如何在中长期围绕政策支持、行业格局舒适和企业主体优势,来自上而下构建投资组合。在中长期维度,我们分别按照产品排他性、龙头寡占度、创新独特性来对细分领域进行排序。首先,将全部三级行业按产品排他性、龙头寡占度、创新独特性分别定量测算并排序,再按每项指标是否落入前 1/2 进行组合:两项优者为组合6和组合7,其余则为部分或全部指标落后的组合1-5。回测显示,产品和创新能力排在前1/2的组合6、产品和行业格局优势突出的组合7净值涨幅最高,明显跑赢全A;而三项均处后50%的组合1以及仅依赖寡占度、创新度却没有好产品支撑的组合4均落后,跑输全A基准。
总结规律可发现,在“三优行业”里,产品、业态、创新只要全部做到前1/2,净值就能跑赢全A;若再让其中两项拔尖,组合6与组合7的涨幅更高。拆到能力权重则可归因为:产品>业态>创新。组合6产品与创新均居前50%,净值最高;组合7虽创新略弱,但凭产品与寡头格局仍优于三者均优的组合8,再次验证“产品”是股价第一驱动力。因此,在“优产品、优业态、优创新”的“三优”框架下,市场最买单的是“产品”优势,其次才是业态格局,最后才是创新独特性;只有产品排他性居前,才能令寡占度和创新度真正转化为股价溢价,因此选股应优先锁定产品与创新双优,再兼顾产品+业态双优,回避产品落后的行业。
映射到投资组合,优选研发转化率高的半导体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以格局清晰的体育户外品牌、锂电设备、水电作为底仓,回避产品落后、仅业态或创新占优的单项冠军行业,更容易凭借“三优”赛道获取持续长期的超额收益。
源自:券商研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