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总额增长8% 旅行服务出口成亮点
时间:2025-08-04 23:21:25 阅读:
8月4日,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达38872.6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以6.0%的增速持续领跑,旅行服务出口更以68.7%的爆发式增长成为亮点。当前,中国游中国购持续升温,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突破正重塑全球合作模式,中国已成为全球服务贸易增长的重要力量。
知识密集型服务增长
上半年,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总额达15025.4亿元,占服务贸易总额的38.7%,其中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分别以12.7%、3.1%的增速领跑细分领域。这一增长背后,是生产性服务业从劳动密集向技术密集的深刻转型。
以人工智能为例,浙江群核科技通过智能设计+产业互联网模式,为全球室内装修行业提供覆盖设计、生产、施工的全链条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覆盖200余个国家和地区。此类创新不仅提升了制造业附加值,更推动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优化。商务部数据显示,上半年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占比达51.5%,较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彰显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攀升。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宋思源表示,在数字贸易领域推动人工智能+行动,将更大程度上促进先进数字技术与数字贸易融合发展,挖掘提升数字贸易增长潜力与创新能级,实现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达到构筑外贸新优势、稳定对外贸易的目的。
旅行服务出口爆发
旅行服务成为上半年服务贸易最大亮点。上半年,旅行服务保持快速增长,进出口达10802.9亿元,增长12.3%,为服务贸易第一大领域。其中,出口增长68.7%,进口增长5.5%。这一数据折射出中国消费市场的结构性变革:从商品消费向体验消费升级,从本土需求向全球吸引延伸。
宋思源表示,旅行服务贸易的亮眼表现主要得益于相关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对多国实施单方面免签、过境免签延长至240小时、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等便利化举措的实施,使国内免税店、历史及文化特色景点吸引更多国际游客,促进了旅行服务进口回暖与消费升级。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入境游人数累计达415.8万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加113万余人次,同比增长37.73%;过夜人数382.7万人次,同比增长47.09%。两项数据均大幅超过2024年同期水平,展现出上海入境游市场强劲的吸引力。
同时,旅行服务出口增长也拉动了跨境支付、境外接待、旅游平台等配套服务的快速增长,旅行服务贸易的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带动服务贸易增长的效应更加显著。
而跨境电商的崛起更推动服务贸易模式创新。据海关统计,1—6月,浙江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2.73万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出口首次突破两万亿元,达到2.07万亿元,增长9.1%,规模占全国的15.9%;进口6592.7亿元。浙江对全国出口增长贡献率达19.8%,居全国首位。1—6月,全国网上零售额74295亿元,同比增长8.5%,彰显中国服务贸易的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格局。
多举措促进服贸结构平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全球创新与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吕越表示,今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呈现出量质齐升的积极态势,结构优化尤为突出。且在进口平稳增长的同时实现逆差显著收窄,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竞争力显著增强。从质上来看,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和旅行服务出口成为拉动增长的双引擎,折射出中国服务贸易正从传统领域向高附加值领域加速转型。
谈及下半年服务贸易进出口趋势,吕越表示,在知识密集型服务方面,依托国内强大的数字经济生态和持续的创新投入,预计其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成为稳定服务贸易的压舱石。在旅行服务贸易方面,随着国际航线的恢复和入境便利化政策效果的显现,旅行服务进出口将延续复苏态势。尤其是伴随免签国家持续增加,中国将吸引更多海外游客入境旅游,增加服务贸易出口。
经济学家、远力中国实业集团董事局主席李青认为,可以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积极投向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优化服务贸易结构,着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贸易中的比重,增强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质量和效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