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业界 >

    2025服贸会|累计入库项目数全市第一,多项政策全国首创 北京顺义交出“两区”建设五周年答卷

    时间:2025-09-13 16:06:10 阅读:

      
     

      9月13日,北京市两区建设五周年新闻发布会顺义专场在首钢园举行。顺义区商务局局长杨蓬勃在会上介绍,五年来,顺义区紧紧围绕两区建设打头阵的目标,累计推动4676个两区项目入库,项目数量位居全市首位。在2024年全市两区建设和重点园区综合考评中,顺义区均获评A类,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和制度创新活力。

      创新密度名列前茅

      五年来,顺义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动一批引领性政策落地。在北京市两区办及市级部门指导下,顺义区已完成200余项两区重点任务,探索形成16项突破性政策和模式创新,其中8项为全国首创,创新密度居全市前列。依托天竺综合保税区功能优势,顺义在全国率先实现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保税+消费升级、跨境电商销售医药产品试点等多项惠及民生的政策突破,显著提升了贸易便利化和民众获得感。

      在产业层面,顺义区推动航空服务、医疗健康、金融、会展、文化贸易等多领域提质升级。航空服务领域,全国首创利用综保区开展国际包修飞机发动机等关键航材免抵退税试点,开通北京自贸试验区首条第五航权航线,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项目预计2026年投入运营,将进一步带动航空高端制造与科技研发集聚。医疗健康领域,构建高效进口药品和医疗器械通关平台,实现全国首单商业规模批次医药产品进口,跨境电商医药销售试点今年上半年完成37万单、销售额超3258万元。金融领域吸引安联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贝宝支付、汇丰保险经纪等一批全国首家外资机构落户,形成多业态金融集聚效应。此外,首都国际会展中心投入运营,推动顺义会展品牌建设;文化贸易创新区内仓储+区外展拍等模式,建设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流重要窗口。

      园区建设方面,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形成航空全链条产业集群,吸引国际航协北亚办事处等国际组织入驻;天竺综保区在全国发展绩效评估中连续三年位列前十,进出口值达1235亿元,2020年以来年均增速19%;中德产业园作为全国唯一国家级对德经济技术合作园区,已集聚德资及相关企业超120家,年产业规模突破400亿元。

      外资企业达2181户

      顺义区市场监管局局长李光明表示,五年来,顺义区聚焦外资企业准入与跨境贸易便利化,推动许可服务能级跃升。通过支持外籍人员在线身份认证、外资企业全程网办,并提供中英文双语政务指引,顺义有效提升了外资企业设立和运营效率。设立外商投资一站式服务窗口和重大项目绿色通道,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截至目前,顺义区外资企业数量达2181户,较五年前增长50%。

      在标准化与跨境贸易领域,顺义区全面推进标准化战略,拥有国家级标准化试点16个,其中市级试点2个。2023年8月,天竺综保区跨境贸易便利化标准化试点通过国家级验收,实现货物落地后6小时内提货,整体通关效率显著优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一次审批、多次进口、保税备货模式,顺义还创新建立罕见病药品保障北京模式,提升医药供应链效率。

      首都机场临空区管委会政策研究与制度创新处处长郑杰指出,园区已打通国际快件、跨境电商、生鲜产品等13类特色口岸功能,创新联程直转双枢纽协同监管等便利措施,有力支撑全市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