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要闻 >

    频推低度酒 白酒企业拥抱“消费驱动”

    时间:2025-09-03 08:26:11 阅读:

      白酒企业“期中考”陆续交卷。从半年报看,在消费习惯、消费趋势等因素影响下,白酒行业的深度调整仍在继续。9月2日,业内人士表示,当前白酒行业正处消费升级与消费多元化并行阶段。“拥抱C端”成为各企业从“渠道驱动”向“消费者驱动”转型的关键,能够帮助企业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以提升品牌影响力。其中,推出低度白酒产品成为企业顺应健康消费、年轻消费趋势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打破传统白酒的消费场景限制,为行业开辟新增长空间。

      

     

      终端动销两极分化

      从价格带看,消费结构转型使白酒价格带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显示,目前行业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为900天,同比增长10%;六成企业的产品价格出现倒挂,其中800—1500元价格带的倒挂现象最严重,100—300元价格带的产品为动销主力。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白酒终端动销的两极分化,本质上是消费需求与行业供给错配的结果。从需求端看,目前消费者更倾向理性消费,100—300元价格带的口粮酒契合日常饮用刚需,而中高端市场受礼品、商务消费收缩的影响,叠加此前部分企业过度扩产,导致500元以上价格带的产品库存高企、价格倒挂。

      行业仍处调整期

      企业业绩下滑的背后,是白酒行业已进入深度调整期。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表示,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的数量为887家,同比减少超百家。企业数量的下降,意味着白酒行业正在“瘦身”。随着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实力相对较弱的企业逐渐被淘汰。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白酒产业产量为191.59万千升,同比下降5.8%;销售收入3304.2亿元,同比微增0.19%;利润876.87亿元,同比下降10.93%。

      据了解,与往年相比,白酒的终端销量相对冷清。位于回龙观地区的烟酒店老板向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白酒行业已从此前的高速增长阶段,逐步进入结构性调整阶段,行业资源加速向头部集中。对于部分企业而言,在经历前期快速扩张后,自身发展逐步进入“平台期”,原有核心产品的增长势能趋于平缓,新品类、新市场的拓展尚未形成有效支撑。

      寻找更多可能性

      随着消费习惯及消费需求的转变,白酒行业正从以渠道为主向以消费者为中心转变。不仅白酒企业,经销商也在改变传统的销售思路。某烟酒店老板表示,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发生转变,线上渠道的补贴、优惠力度相对较大,消费者更多选择在线上购买,而不会选择去线下实体店购买,很多经销商开始通过线上直播进行销售。

      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表示,茅台需要主动求变,从商品时代向商品与服务并重转变,从“渠道为王”向“消费者为王”转变。同时,需摒弃被动等待思维,以积极姿态应对时代挑战,把握发展机遇。

      事实上,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白酒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面对消费者需求的转变,企业也积极响应,诸多白酒企业相继推出低度酒产品,以此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今年8月,五粮液推出29度“五粮液·一见倾心”,产品分为500毫升和100毫升×3两种容量选择,定价分别为375元和300元。同月,舍得同样推出29度的低度白酒新品“舍得·自在”,指导价为329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贵州茅台、山西汾酒、水井坊等白酒企业,均在打造低度酒产品,以抢占年轻消费群体份额。

      朱丹蓬分析称,从产品端来看,布局与发力低度化赛道,已成为白酒企业拓展市场、适应消费需求变化的重要选择。随着消费群体迭代、健康消费理念普及以及消费场景多元化,市场对低度白酒的接受度与需求逐步提升。低度化不仅能帮助企业突破传统高度酒的消费圈层限制,更能契合当下“健康饮酒”的消费趋势,为产品矩阵注入新增长动能,成为企业应对周期挑战、拓展市场空间的重要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