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要闻 >

    净利为409.31亿元!寿险“头雁”上半年交“普涨”答卷

    时间:2025-08-27 23:52:22 阅读:

      寿险头雁最新业绩报告出炉。8月27日晚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9.31亿元,同比增长6.9%。同时,该公司总保费达5250.88亿元,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除总保费外,该公司队伍规模、内含价值、上半年新业务价值也取得了行业第一的成绩。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公司将不断增强长周期、跨周期经营管理能力,以更大力度推动变革转型,更加注重效益优先,更加注重长期理念,更加注重资负联动,更加注重防范化解风险……该公司董事长蔡希良在报告致辞中用多个更加释放出下一步的发展信号。

      资产破7万亿,保费净利涨超6%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超409亿元;中国人寿总资产、投资资产双双突破7万亿元;总保费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8月27日,中国人寿交出半年答卷。

      报告显示,该公司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9.31亿元,同比增长6.9%。内含价值为1.48万亿元,稳居行业首位。

      作为寿险领域的一哥,该公司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具体而言,上半年,该公司总保费达5250.88亿元,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同比增长7.3%。

      今年上半年,债券市场利率维持低位震荡,优质资产稀缺;股票市场总体波动向上,结构分化明显。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该公司投资表现几何?

      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中国人寿投资资产达71271.53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7.8%。2025年上半年,实现总投资收益1275.06亿元,同比增长4.2%,总投资收益率为3.29%。

      公司通过科学的资产配置与稳健的投资策略,实现了投资资产的保值增值,投资资产较年初增长7.8%,投资收益表现良好。蔡希良在报告致辞中如是表示。

      报告也显示,中国人寿坚持资产负债匹配原则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理念。固定收益方面,灵活调整配置节奏和品种策略,持续稳固配置底仓。权益投资方面,稳步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积极布局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加大优质高股息资产配置力度。另类投资方面,聚焦优质主体和核心资产,创新投资模式,稳定配置规模。

      在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看来,中国人寿上半年业绩表现佳,归母净利润进一步增长,总保费创新高、多指标领先,竞争力与经营能力突出。

      各项指标增长离不开多种要素。王鹏认为,其中包括产品策略精准、销售队伍优化、品牌优势强、市场应对灵活等。

      据了解,中国人寿积极响应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与投资者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董事会建议派发2025年中期现金股息每10股2.38元,中期现金分红达67.27亿元。

      回顾来看,今年6月,该公司发布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该方案显示,未来,公司将综合考虑股利分配政策的稳定性及可预期性、公司长期稳定发展需要,在具有可供分配利润的条件下,统筹确定当期的利润分配方案,使得投资者进一步分享公司的发展成果,切实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资产负债联动与提升投资者回报将产生积极影响。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认为,对险企而言,可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降低利差损风险,增强财务稳定性与资本市场估值优势;对投资者,能获得稳定分红,提升投资获得感;对行业,推动寿险业健康发展,同时助力金融资源优化配置,服务实体经济。

      转型再推进,新业务价值两位数增长

      从中国人寿的经营范围来看,其中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各类人身保险业务。

      多元化正成为该公司一大业务发展关键词。上半年,中国人寿人寿保险、年金保险、健康保险新单保费比重分别为30.32%、32.01%、33.42%。

      对于产品结构发力方向,该公司表示,公司大力推动业务结构转型,浮动收益型业务实现强劲增长,在首年期交保费中的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超45个百分点,业务结构转型实现突破。

      据了解,在多元化均衡发展策略下,中国人寿新业务负债刚性成本进一步下降。报告显示,该公司14个月保单持续率达92.1%,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新业务价值实现快速增长,较2024年同期重述结果同比提升20.3%,达285.46亿元。

      整体而言,该公司个险渠道上半年总保费为4004.48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续期保费为3265.63亿元,同比增长10.4%。首年期交保费为640.85亿元。其中,个险渠道上半年新业务价值达243.37亿元,同比提升9.5%。

      近年来,保险公司加速代理人队伍转型,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优化。头部险企主动清退低效人力,推动精英化改革,行业逐步形成优增优育新生态,为长期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中国人寿个险渠道也在持续推进营销体系改革。

      从优增优育的数据表现来看,截至今年6月30日,该公司个险销售人力为59.2万人,基本保持稳定,其中,营销队伍规模为37.6万人,收展队伍规模为21.6万人,队伍优增优育取得实效,优增人力同比提升27.6%。

      除了个险渠道,该公司银保渠道也在推动转型,持续拓宽银行合作。上半年,该公司银保渠道总保费达724.44亿元,同比增长45.7%;新单保费达358.73亿元,同比增长111.1%。

      对于新业务价值增长离不开的要素,刘春生认为,新业务价值增长,既得益于报行合一政策降低银保渠道成本,也依赖产品创新与内部效率提升。

      聚焦保险+,抢抓人工智能机遇

      保险+健康,于保险业而言,正呈现出哪些可能?

      从中国人寿的布局动作来看,该公司整合内外部资源,建设健康管理服务生态,上线在线问诊等普惠型服务及VIP增值服务,为客户提供多样化权益及便捷的就医健康服务通道;持续研发推广健康保障与健康管理融合产品等。

      不止健康,在人口老龄化加速背景下,养老同样成为大众化的核心议题。近年来,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产品,以及医养结合产品相关的政策频出,同时有关部门也在推动产品从单一保障向综合养老解决方案转型。

      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赋能下,保险业正从风险补偿者升级为健康养老生态的构建者。对于推进大健康大养老生态建设的中国人寿而言,该公司积极推进CCRC养老社区、城心养老公寓、康养旅居三大养老产品线款随心居旅居产品,旨在研究探索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满足客户多元养老需求,赋能保险主业发展。

      当前寿险市场机遇显著,人口老龄化推高健康、养老险需求,康养生态布局空间大,且利率下行背景下,浮动收益型产品更受市场青睐。刘春生表示。

      需要关注的是,保险+的落脚点,少不了服务先行。中国人寿表示,公司推进保险+服务生态建设,通过与中国人寿集团成员单位开展综合金融业务,积极构建综合金融生态圈;基于建立差异化优势、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的发展战略,稳步推动大健康大养老生态建设。

      要想为消费者提供好服务,离不开厚植数字化基座。报告显示,上半年,中国人寿创新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推动运营服务效率更高、触点更广、体验更优。

      人工智能正通过技术突破与产业深度融合,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驱动下,成为推动数字经济转型、提升社会效率的核心引擎。在紧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层面,中国人寿多项数据指标有所突破。其中,上半年,该公司数字核保员带动核保智能审核率提升至95.8%;新版智能客服机器人应答准确率超95%。对于上半年超1200万件商业保险理赔案件而言,数智化服务赔案占比已超75%,同时,该公司创新推出医保商保融合快赔服务,试点地区快赔服务案件无人工率达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