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要闻 >

    险资举牌创四年新高!2025年上半年21次超去年全年,千亿资金抢购银行股

    时间:2025-08-09 14:19:52 阅读:

      近年来,保险资金频繁举牌上市公司的现象引起市场广泛关注。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险资举牌次数已达21次,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创下近四年新高。这一现象背后反映出保险行业在低利率环境下的资产配置策略调整,以及对优质资产的迫切需求。

      当前市场环境下,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传统固收产品收益空间被大幅压缩。保险公司收取客户保费后,需要对这些资金进行有效管理,在确保应对赔付需要的同时获取相对较高收益。房地产市场走弱使得投资风险增加,险资不得不选择退出房地产领域。债券投资中的盈利空间也在不断缩小,甚至可能出现损失。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保险公司不约而同地加大对股市的投资力度。与以往主要建立投资组合或投资ETF等一揽子品种不同,险资开始对特定个股进行重仓持有,直至触及举牌线。这种投资模式的转变反映出险资对经营良好且股息率高的上市公司情有独钟,将获取红利作为重要盈利模式。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人身险行业持仓股票市值达2.65万亿元,较2024年年末增加3775亿元,增幅为16.65%。股票配比为8.43%,较2024年年末提升0.86个百分点。这一数据充分说明险资正在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以应对利差损压力。

      从举牌标的来看,银行股被举牌次数最多,其次是公用事业、能源、科技等行业。银行股通常具有低估值、高股息、业绩稳定的特征,平均股息率较当前保险产品保证利率有可观利差。这些特点使得银行股成为大体量保险资金比较理想的投资标的。

      以平安人寿为例,该公司今年以来持续增持多只港股银行股,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和邮储银行等。截至目前,平安人寿累计耗资超千亿港元买入港股银行股,所持五只港股银行股市值超2600亿港元。这种扫货式买入策略体现了险资对银行股长期价值的认可。

      除银行股外,公用事业、环保等基础领域板块也受到险资青睐。以往险资主要投资这些行业的债券信托等产品,现在开始直接购买股权。这既有股票价格相对较低的原因,同时也传递了险资参与资产整合的意向,投资目的趋于多元化。

      险资举牌的重点还集中在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的H股。这里既有AH价差的原因,同时H股市场的特点更加适合大资金举牌操作。在长周期考核机制下,险资更倾向于将高股息与科技类股票进行组合配置,高股息资产提供防御性收益,科技成长资产贡献弹性收益。

      源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