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热点 >

    “减肥神药”半年卖超166亿美元!想瘦就能用?有人用完手脚都动不了

    时间:2025-09-10 23:23:58 阅读:

      
     

      全文共1521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小芝虽然瘦了8斤,但整个人面黄肌瘦,见过她的人都对她的健康状况充满了担忧。

      “想减肥,了解到一个好东西,随便吃躺着就能瘦”“打了15针,瘦了快40斤,继续加油”……在社交平台上,有大量“减肥神药”的传说。

      法治日报这些“神药”实际上是司美格鲁肽、替西帕肽等处方药。

      2025年8月,多家跨国药企半年报陆续披露:诺和诺德旗下的司美格鲁肽凭借超166亿美元的销售额,在上半年成功登顶“药王”;而礼来推出的“减重版替尔泊肽”同样表现惊人,半年大卖近57亿美元,增速高达223%。

      当下,这类被不少人追捧为“当代辟谷丹”的减肥药正风靡全球。

      小芝因为工作有上镜需求,在朋友推荐下,她在线上平台购买了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打了第一针后,她立刻感到了强烈的不适。“整个人一直想吐、恶心,而且浑身毫无力气,一口饭都吃不下,吃进去任何东西都会立马吐出来。也没法睡觉,躺下就难受,我那两天是在沙发上坐着睡的。严重的时候,整个人手脚都动不了,嘴也说不出话来。”

      一周后,小芝虽然瘦了8斤,但整个人面黄肌瘦,见过她的人都对她的健康状况充满了担忧。

      
     

      北京市应急总医院综合门诊主治医师韩旸不久前诊了一位虚弱的患者:一位身高约175厘米、体重仅50公斤的女性。因为觉得自己“不够瘦”,她没咨询医生,私下买了司美格鲁肽自行注射。“她已经是消瘦状态,根本不符合用药指征,属于典型的药物滥用。”

      用药没多久,这位女性就被严重的酮症缠上,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各种症状都冒了出来。

      北京某三甲医院一名普外科医生介绍,目前司美格鲁肽和替西帕肽作为处方药,都有严格的处方开具规定,只有确诊2型糖尿病的患者才可以开具。即使是“减重版”司美格鲁肽,其开具和使用也是非常严格的,药物使用要求应针对体重指数BMI大于30的肥胖人群,或者体重指数BMI在27.5到30之间,但同时具有一种或以上超重相关合并症的人群。

      
     

      资料图,图文无关

      那么,这些患者是如何绕开正规医疗途径、获取了本该被严格管控的处方药物的呢?

      一位长期使用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受访者告诉法治日报,有时就算没有正规医院处方,药店处方医师简单询问个人情况后也可以购买司美格鲁肽。

      新京报发现,多数这类药物,都能在电商平台上买到。根据常见的剂量规格来看,最贵的是贝那鲁肽,一支注射液约2000元,最便宜的是利拉鲁肽,一支约300元。一个普遍的情况是,这些平台都无需消费者提供线下就诊证明即可开药。

      此外,社交平台也成了药品买卖的聚集地。不少药贩伪装成减重博主,以“3个月减20斤”为噱头,诱导用户私下交易,声称无需处方就能提供“境外版本的替尔泊肽”,强调产品“温和无痛、操作简单”。

      例如,一则帖文“瘦是瘦了,体重一直掉……”配图是一张自己正在肚脐附近注射针剂的画面,文案中带有“替西”的标签。

      在一则“记录口服司美第一天,身高158,空腹体重63.45kg”的帖子下方,法治日报留言询问“哪里可以买到”,一天时间内有7名网友私信提供渠道。他们有的称是做日本代购的,可以长期供应日本版本司美格鲁肽,还有的称自己买多了,表示可以一起“分享”。

      就这样,在医院严控处方的同时,电商平台、线下药店、社交平台相继成为药品滥用的疏漏之地。

      韩旸发现,不少患者没咨询医生,私下购买这类药物使用,导致身体出现了各种问题。

      “这些自行购药的人,跳过了关键的一步,把自己置于高风险中。”

      医学专家提醒,盲目使用此类减重处方药风险极高,很可能引发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严重问题,甚至威胁生命,自行购药用药很可能将自身置于高风险中。

      图 片丨、小红书截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