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业界 >

    央行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分析师:金价可能在相当长时间内易涨难跌

    时间:2025-09-07 22:33:39 阅读:

      
     

      全文共1868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近期央行继续增持黄金,主要原因是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国际金价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

      一如市场预期,8月外汇储备较上月有所增长,重回3.3万亿美元上方,背后与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美元指数下跌、金价攀升均有一定关联。此外,黄金储备连续第10个月增加。分析人士预计,金价中长期易涨难跌,央行仍将延续购金趋势,同时外储规模有望保持基本稳定。

      9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221.54亿美元,较7月末上升299亿美元,升幅为0.91%。

      
     

      回顾上月数据,外储规模报32922.35亿美元,环比下降252亿美元。此番外储规模升至3.3万亿美元上方,创下2016年1月以来最高,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8月,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提供支撑。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进一步解释道,8月22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罕见释放清晰降息信号,美元指数出现一个快速下跌过程,当月跌幅达到2.2%。这意味着8月末我国外储中非美元资产价格上涨,是当月外储规模上升的主要原因。其他方面,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带动全球主要股指普遍走高,美债收益率下行——这会带动美债价格走高。由此,8月末我国外储中的全球金融资产价格上涨,也对月末外储规模上升有一定推动作用。

      “按不同标准测算,当前我国略高于3万亿美元的外储规模都处于适度充裕水平。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未来外储规模有望保持基本稳定。在外部环境波动加大的背景下,适度充裕的外储规模将为保持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均衡水平提供重要支撑,也能成为抵御各类潜在外部冲击的压舱石。”王青表示。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尽管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加,我国经济依然根基稳固、优势突出、潜力巨大。我国拥有丰富的宏观调控工具和充裕的政策空间,为充分挖掘内需潜力提供了有力支撑。与此同时,对外贸易区域布局日益多元化、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人民币资产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不断增强,这些因素均有助于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此外,人民银行官网更新的官方储备资产信息显示,8月末黄金储备报7402万盎司,7月末报7396万盎司,为连续第10个月增持黄金。不过从环比增量来看,是连续第六个月处于低位。

      
     

      连日来国际黄金价格涨势明显。9月6日,现货黄金站上3600美元关口,最高触及3600.18美元,创历史新高;当日最新价格报3585.6美元/盎司,日内涨1.14%。今年以来,现货黄金已累计上涨976美元,涨幅高达37%。

      王青向正如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研究报告,各经济体央行仍是全球黄金需求的重要支柱,2025年二季度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共计增加166吨。尽管购金步伐有所放缓,但央行购金需求前景依然乐观。

      展望未来,分析人士认为,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应对当前国际环境变化等角度出发,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王青分析,截至2025年8月末,我国官方国际储备资产中黄金的占比为7.3%,明显低于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出发,未来需要持续增持黄金储备,适度减持美债。此外,黄金是全球广泛接受的最终支付手段,央行增持黄金能够增强主权货币的信用,为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

      对于金价走势,业内同样一致看好,相应带动央行购金需求。申万宏源全球资产配置团队提出,在美联储正式降息之前,降息预期仍有助于支持金价表现,降息后则需要关注美国经济反馈,可能出现对金价的阶段性扰动;中期来看,全球央行购金趋势仍将持续,支持黄金长期战略配置价值。申万宏源策略黄金定量模型显示中性假设下金价下半年中枢在3627美元/盎司,而乐观情景下金价中枢或抬升至3816美元/盎司。

      图 片丨壹图网、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