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业界 >

    “餐巾纸”上的关税谈判

    时间:2025-09-03 20:09:31 阅读:

      美国实施的新一轮“对等关税”正式生效。美国针对其所列清单内69个国家及地区的进口商品征收10%至41%不等的所谓“对等关税”,未被列入此番上调名单的国家和地区,则继续沿用此前10%的“对等关税”税率。

      美国进口商品平均有效关税税率达到18.3%,创1934年以来的91年新高,这将导致美国家庭今年平均支出增加2400美元。若新一轮“对等关税”继续实施,电子产品在未来2年至3年的价格将上涨约18.2%,服饰等消费品短期内预计上涨约40%。

      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美国7月关税收入攀升至280亿美元,较去年7月激增273%,创下月度新高。然而,关税单一收入随着各国不得不与美国展开关税谈判,最近,“餐巾纸协议”又有了新含义。就欧盟此前与美国达成的颇具争议的贸易协议,不少专家学者认为,其内容不清、执行困难,给今后欧美贸易摩擦埋下了隐患。在美国韩礼士基金会贸易政策负责人德博拉·埃尔姆斯看来,这份欧美贸易协议的耐久性“可能和餐巾纸差不多”,其“内容模糊程度”也如同“随手写在餐巾纸上的字迹一般”。

      关税谈判既是一门“技术活”,也是一场“耐力赛”。它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来精确测算关税表的每一个百分点,也需要谈判桌上彼此的理解和信任。在餐巾纸上写下的,是跨越制度与文化的协调;在绿房间里交换的,是政治智慧与现实考量。

      不过,与冷战后的多边谈判格局不同,如今关税谈判的肇因和影响大相径庭。一方面,美国一些人今年掀起的关税之争,本质上是“美国得病让世界吃药”思路的体现,再精致的细节也无法掩饰这一错误的初衷。另一方面,这次谈判范围之大、影响之广前所未有,不仅关乎国际经济运行的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各国产业的战略布局,还与技术标准、可持续发展、数字贸易等新议题交织在一起。而当代国际经济秩序的版图,就在这反反复复的拉锯中呈现出动态的样貌。

      源自: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