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下半年偏好揭晓,权益布局为何连连加码
时间:2025-08-24 21:31:57 阅读:
年内,险资在市场上的表现愈发活跃,下半年将有哪些投资侧重?8月24日,在业内人士看来,与全面大幅加仓不同,险资更倾向于筛选低估值、高分红和现金流稳健的公司,从而在保证长期回报的同时控制下行风险。随着配套监管与考核机制的完善,会使险资入市的路径和节奏向制度化、可预测的趋势发展,对资本市场形成持续的中长期资金支撑。
股票成险资下半年首选
当前,在政策引导、利率环境与产品端需求三重作用下,险资入市呈现出更明显、更长期化的特征。
一组统计数据为这轮入市潮提供了最直观的证据。
资产配置偏好方面,保险资管业协会近日公布的2025年下半年保险资产管理业投资者信心调查结果显示,股票是下半年我国保险机构首选的投资资产,其次是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多数保险机构预期下半年各类资产配置比例与2025年初基本保持一致,部分保险机构有可能适度或微幅增加股票和债券投资。
在低利率环境与政策引导的双重驱动下,保险机构正以历史性力度加码股票投资。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险资运用余额已达到36.23万亿元。其中股票投资余额较2024年末增长47.57%,突破3万亿元,明显超过资金运用余额整体17.39%的同比增速。
金融监管总局日前公布的2025年二季度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情况也显示,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股票投资余额和占比均持续提升。从具体配置来看,以人身险公司为例,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人身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达到32.6万亿元。其中,人身险公司投资股票的资金余额为2.87万亿元,较一季度末增超2000亿元,较年初增超6000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述数据既体现了险资入市量的扩大,也显示出权益配置在险资资产端的边际抬升。这背后,险资在制度与市场双重推力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结构性变化。
股票是下半年我国保险机构首选的投资资产,这反映了保险机构在资产配置上的重大转向,凸显了股票资产的优先级提升。薪火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翟丹认为,这离不开政策与市场的合力驱动。
年初,《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旨在提升中长期资金的权益配置能力并改善资本市场的资金供给结构。近年来,债券市场整体收益率下行,保险机构普遍在资产配置上寻求稳收益+增值的组合路径,其中以高股息、现金流稳定、估值合理的上市公司为主的权益类标的,成为填补收益缺口的自然选择。
相比10年期国债、传统固收类资产,股票市场,尤其是高股息板块提供了更高的收益潜力。例如,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的平均股息率在3%—4%,叠加资本增值机会,成为债券的理想替代品。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虽仍是重要配置,但收益弹性不足,因此在排序中退居其次。翟丹进一步分析。
持续入市将是常态
未来数月,险资如何在精选标的、期限匹配与合规约束之间寻找最优解,成为这一轮资金流向的关注焦点。
从资产结构看,根据多家险企此前释放的投资方案,正延续哑铃型配置策略。在业内看来,这种固收打底、权益增益的模式,既缓解了资产负债久期错配风险,又通过权益资产提升组合收益弹性。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保险公司触发举牌事件超2024年全年。险资举牌潮再起的背后,目标集中于银行、公用事业等高股息板块。其中农业银行H股、邮储银行H股、郑州银行H股均被险资二度举牌。此外,中国平安举牌中国太保H股、中国人寿H股,释放出险资看好同业估值修复的信号。
保险资管业协会公布的上述调查结果也指出,下半年,保险机构更为看好沪深300相关股票,看好医药生物、电子、银行、计算机、通信和国防军工等行业,关注人工智能、红利资产、新质生产力、高分红高股息和创新医药等投资领域。
险资正成为股票市场主要的增量资金近年来,险企热衷于通过OCI账户投资高股息红利资产,从主要原因分析,一方面通过OCI账户大量投资高股息红利资产,可以起到平滑险企利润波动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大量投资高股息红利资产来抵御低利率的市场环境。股市投资环境持续改善,并且开始具有赚钱效应,成为险资流入股市的主要推动因素。即使险资OCI账户未设定硬性的上限要求,而且险资更倾向于长期持有高股息红利资产以平滑险企的利润波动,但随着高股息红利资产的股息率优势有所下降,相比起近两年的配置力度,未来险资配置高股息红利资产的积极性也可能不及前两年。郭施亮补充表示。
那么,险资增配权益市场这一趋势在未来是否将有所延续?业内一致认为,这一趋势将持续,且可能在未来2—3年强化。翟丹认为,这不是短期投机,而是由深层次的结构性因素支撑。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市场赚钱效应不减,险资投资股票市场的热情,特别是高股息优质资产的热情亦不会减退。
翟丹分析认为,从险资自身资产配置需求驱动层面而言,保险行业保费收入持续增长,但固收占比过高会导致收益不足和资本充足率压力。增配权益能提升整体IRR,哑铃型策略已证明有效。举牌潮显示险资偏好稳定标的,在多重背景下,释放出险资增配权益市场可持续的信号。而风险点在于,市场波动可能引发短期回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