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交出7月成绩单:超六成单价同比上涨,一、二线布局成效初显
时间:2025-08-14 20:18:58 阅读:
在下半年开局的首个月份,政策的拉动作用以及房企自身调整的成效开始初步显现。
土储调整背后:价格基准维持,去化速度保障
据其中,融创中国受核心区域热销项目影响,7月销售单价同比涨幅最大,达到97.25%。此外,越秀地产、华润置地、招商蛇口及中国金茂等房企则同比分别上涨约47.44%、35.68%、30.1%及23.19%。
销售单价的上涨,也与此前房企拿地策略的调整关系密切。2024年,多家房企都表达了优化土地储备结构的意愿,聚焦一、二线城市增加土地储备量。这些高线城市也成为了房企争相布局的热点区域,以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更高的利润回报和市场份额。
以中国金茂为例,其管理层曾在2024年年报业绩会中明确表示,公司将坚持聚焦一、二线宗地块,一、二线年底,中国金茂累计未售货值约2800亿元,其中87%位于一、二线年,中国金茂进一步加大了在一线城市的拿地力度。同样提出聚焦核心城市、核心区域深耕的越秀地产,2024年全年权益投资总额达294.6亿元,其中超80%资金投向北京、上海、广州一线亿元。
其中,越秀地产在北京共获取3幅地块,新增土地储备约54万平方米;在上海共获取5幅地块,新增土地储备约30万平方米;在广州共获取8幅地块,新增土地储备约110万平方米。一线%。
合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表示,当前房企在土地储备布局上,普遍聚焦于一、二线核心城市。这类城市能够在维持一定价格基准的前提下,保障房产的去化速度,这不仅为房企拿地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与机会,也使企业有能力投入更多成本用于提升产品品质。
郭毅进一步指出,通过优化产品品质,房企的供给能更精准地适配购房家庭的需求,进而实现去化速度与利润率的双向增长。因此,房企优化土地储备布局的核心逻辑在于聚焦市场需求,而这一过程又会推动产品品质的提升与价格的合理上涨。
出险房企经营改善
在销售单价提升影响下,部分出险房企销售额也有所回暖。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融创中国销售额的回暖,得益于融创近年来在核心城市布局的高端项目,当前正迎来较好的销售契机。例如,上半年融创中国上海壹号院累计销售额突破170亿元,6月四批次开盘2小时即售罄。
中国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表示,房企若要改善经营,首先要推动销售额增长,加快去化以提升业绩。此外,拓展多元营销渠道,支撑销售增长。同时,开拓新融资渠道,保障流动性,避免危机。也可通过调整组织架构、精简环节、加强供应链合作以优化成本。
局部板块回稳提振市场信心
房企在优化土地储备的同时,政策端的持续发力也进一步助推房企经营情况的改善。
从金融端来看,据克而瑞统计数据,7月以来,全国公积金相关政策提及次数达22次,主要涉及多子女贷款额度优惠、提取方式优化、首付款比例下调等方面。
8月8日,北京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调整本市房地产相关政策的通知》提到,优化首套贷款认定标准、提高二套贷款额度、提高每缴存一年公积金的可贷款额度等方面的问题。
此外,哈尔滨、金华促进疏通房屋置换链条,分别以提高贷款额度和允许带押过户的方式;西安则是全面优化相关政策,涉及提前结清贷款、不计贷款次数、灵活就业人员收入核定等。
严跃进表示,公积金政策的持续优化,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购房门槛与购房成本。不仅直接刺激了刚性和改善性购房需求的释放。还通过降低置业成本,提升了购房者的支付能力和购房意愿,进而带动了新房交易的活跃度。
降低购房门槛的同时,一、二线城市核心地段土地供应量的增加及好房子政策的落地,在保障房企未来项目去化的同时,也带动了新房品质的提升。
郭毅表示,从北京市场来看,呈现出较为典型的特征:今年城市核心区的优质项目陆续入市,成为市场中的热门楼盘。这一方面为改善型需求的释放提供了更多契机,另一方面也为市场走势注入了新的活力,夯实了局部板块的价格基础,并提振了区域市场信心。
郭毅表示,当前市场分化态势依然存在,但局部板块的回暖,有助于通过以点带面的效应,推动整体市场持续向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