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要闻 >

    30年期国债期货热度急剧下滑,资金大举转向股市和大宗商品

    时间:2025-08-27 16:58:21 阅读:

      30年期国债期货热度急剧下滑,这一曾经风光无限的投资品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冷遇。7月中旬以来的市场变化显示,资金流向出现明显转移。

      股市与大宗商品市场交易量显著放大,投资者风险偏好快速提升。这种变化直接冲击了债券市场整体表现,超长期国债期货品种的交易活跃度出现明显回落态势。

      资金迁移现象在近期表现得尤为突出。股债跷跷板效应持续发酵,8月中旬债市在基本面和资金面无明显变化情况下延续弱势。市场焦点逐渐转向权益与商品领域,非银机构资金配置倾向发生根本性转变。

      6月中旬起,商品和权益市场走势与债市形成鲜明对比。大宗商品价格从低位反弹并扩散至多数品种,权益市场同样延续强势表现。银行板块上涨带动下,热点扩散至科技板块低估值标的。

      焦煤、多晶硅等品种连续上涨,引发7月21日以来债市加速调整。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跌幅达到0.29%至117.48元,全天呈现下行趋势。10年期主力合约微跌0.05%报108.295元,成交量仅297手。

      超长期国债期货这一昔日明星品种风光不再。过去两年中,30年期国债期货曾是利率衍生品市场最活跃品种之一,吸引大量投机资金布局。长期限国债期货日均成交量和持仓量持续攀升。

      据悉,除银行、保险等传统机构投资者外,不少非债券领域资金也参与其中。这形成了一批在债券市场颇具影响力的活跃交易者群体。

      与此同时,趋势性行情不再具备后,曾经暴力上涨造就财富神话的国债期货表现不如人意。7月以来,国内期货市场黑色系及能源化工品成交占比快速上升,吸引大量短线资金分流。

      长债期货交易活跃度和市场关注度有所下降,部分此前专注于TL的资金已转向商品板块。这一变化与近期利率走势相对平稳、债市波动率下降密切相关。

      银行金融市场部交易员普遍处于亏损状态,子弹有限已无力加仓。大型保险公司固定收益部门表示,负债端不给力杠杆已打满,保险资金向来买涨不买跌。

      地方债供给压力逐步显现,货币政策对财政流动性支持仍将延续。债券市场情绪恢复仍需时间,未来可关注风险偏好下降和降息预期升温两个关键信号。

      源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