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要闻 >

    李新生获批乌鲁木齐银行行长!将帅仓促组建后能否扛起IPO大旗?

    时间:2025-08-20 23:51:35 阅读:

      两则关于乌鲁木齐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高层人事的批复,挂上了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网站。

      李新生当时曾以乌鲁木齐银行党委副书记的身份,会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师长王志武、副师长曾小红等,共同出席该行振华街支行的开业仪式。

      但在该行官网7月4日一则《我行参加2025年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多方位展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实效》的报道中,在党委副书记之外、李新生已增加了行长这一表述。历经一个多月后,其行长任职资格也最终得到监管部门的核准批复,正式予以明确。

      乌鲁木齐银行的董事长、行长这两大最高阶职位,此前的人员变动还是相对较多。在该行准备IPO的2017年时任行长为杨黎,2018年9月任思宇获批成为该行新任行长。但任思宇在行长之位仅仅数月、就在2019年3月升任该行董事长,行长的空缺又由刘亚东接替。

      任思宇与刘亚东的合作持续了一段时间,但到了2024年,但随着刘亚东的去职、王辉又在去年11月获批担任该行的行长。据乌鲁木齐银行年报披露,王辉出生于1972年12月,籍贯河南新郑、工商管理硕士,并拥有畜牧师、经济师等职称。

      很快,乌鲁木齐银行行长快速接任董事长的一幕再次出现。董事长任思宇在今年3月公告离职后,王辉又在获批行长仅仅4个月后,也接任该行的董事长。

      从任思宇到王辉,乌鲁木齐银行已两次出现履新的行长上任仅仅数月、又快速接棒董事长的现象。背后究竟是基于何种考量、暂不得而知,但如此一来两大最高阶职位均在短时间内发生人员更替,这在业界还是并不多见。

      但考虑到当前该行的董事长王辉、行长李新生均在近期上任,那么后续一段时间内乌鲁木齐银行的将帅之位可能相对稳定。高阶管理人员的稳定,有利于该行应对资产质量等深层次问题、并在战略规划层面加速推进IPO进程。

      作为一家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乌鲁木齐银行成立于1997年12月、是在当地原有的38家城市信用社基础上组建而来,并于2015年12月正式更为现名。根据Wind口径数据,乌鲁木齐银行2024年末总资产为2278.54亿元、同比增速7.70%,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2.51亿元、同比增速高达22.98%,而归母净利润为9.37亿元、反而同比下滑9.62%。

      作为域内规模最大的地方性银行,该行早在2017年3月就与海通证券签订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辅导协议,从而成为域内首家拟IPO上市的银行。

      但岁月蹉跎之间、从2017年至今已有8年时间,乌鲁木齐银行却始终未能实现夙愿,但如今新疆银行等也已后来者居上、开始与之竞争,争取成为域内首家上市银行。

      究其原因,一方面或是由于前述的高管变动相对较为频繁、从而影响了该行的整体进程规划,另一方面近年来乌鲁木齐业绩增长、资产质量等均不甚理想,也难免延缓了IPO的时间表。

      如最为核心的归母净利润指标,该行在2024年仅为9.37亿元,多年来不但没有增长、反而逊色于2017年启动IPO时的12.78亿元。

      资产质量的问题,或是拖累该行业绩的重要原因之一。2024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速高达22.98%、归母净利润却反而下滑9.62%,主要就源于去年乌鲁木齐银行风险支出的明显增加。年度利润同比减少了1亿元,而信用减值损失达到17.14亿元、同比增加了9.58亿元,由此可见影响之巨。

      横向对比,乌鲁木齐银行要想早日实现既定的IPO目标,优化改善资产质量必不可少。2024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高达1.95%,而同期42家A股上市行中最高的兰州银行、郑州银行分别为1.83%、1.79%。

      新官上任三把火,随着乌鲁木齐银行董事长、行长的先后确定,如何切实提高自身的风险管控能力,看来成为了问题的关键。

      作为银行而言,风险把控主要是一种能力,通过强化内部制度管控、优化对应绩效考核,并严格加以落实、完全有可能在中期内得到明显的改善。在实操中,资产质量问题很多时候经办人员心知肚明,说到底是制度上、氛围上和激励上,能否促使其在短期的业绩和中长期风险的权衡中,更为重视后者。

      源自:机构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