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要闻 >

    小米的“雷军健康家”

    时间:2025-08-19 22:44:07 阅读:

      AIoT业务撑起了小米上半年的增长。

      2025年8月19日,小米集团发布了截至6月30日的半年报,数据显示,其总营收同比增长38.2%至2272.49亿元,毛利同比增长46.2%至515.07亿元,两项数据均创新高。

      具体来看,集团上半年智能手机业务保持稳健增长,收入达961.32亿元,毛利为115.02亿元;AIoT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0.7%至710.51亿元,创历史新高,毛利达168.76亿元,超越手机业务成为贡献利润的第一主力。

      回溯十年前,雷军与董明珠的10亿赌约将传统制造与互联网模式的碰撞推向风口,而后两家企业在技术路线、市场份额等领域的纠葛持续发酵。2025年3月,格力将全国门店陆续更名董明珠健康家,试图以个人IP绑定家电叙事。

      而在当下,小米通过手机×AIoT×智能汽车的生态协同,已将类似的生活场景需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业务增长,半年报数据清晰勾勒出小米的蜕变。

      
     

      增长中承压的基本盘

      从单一手机厂商成长为覆盖人车家全生态的生态型科技集团,多业务协同的增长逻辑在小米身上愈发清晰。

      2025年上半年,小米总营收及毛利同比分别增长38.2%、46.2%,而经营利润大幅增长177.5%至265.62亿元。盈利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显示出公司业务结构优化带来了显著的效率提升。

      作为小米的起家业务,手机仍是其生态的核心入口、公司整体的基本盘。但从上半年表现来看,这项业务在录得增长的同时也在承压。

      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智能手机收入同比增长8.9%至506.12亿元,Canalys数据显示,当季小米以18.8%的市场份额位列国内手机市场第一,同比提升4.7个百分点,平均售价从每部1144.7元提升5.8%至1210.6元,出货量增长3%至4180万部,核心驱动力来自中国大陆高端机型占比提升。

      但进入第二季度,该项业务收入同比微降2.1%至455.2亿元。财报解释称,ASP受境外市场REDMIA5系列等中低端机型拖累,从1103.5元下降2.7%至1073.2元,尽管中国大陆高端机型占比提升部分抵消了这一压力,全球市场出货量微增0.6%至4240万部,且中国大陆出货量逆势增长3.6%,但整体增长动能的疲态已经显露。

      增长面临行业共性挑战——IDC最新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结束了连续六个季度同比增长,出货量6896万部,同比下降4%。

      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向不止国内,全球大部分地区的智能手机市场在当前时段都已趋于存量竞争状态,增长有限。即便小米通过中国大陆市场份额的逆势增长稳住基本盘,但在行业整体需求疲软、换机周期延长的背景下,手机业务的基本盘定位更多体现为生态入口价值,而非驱动高增长的引擎。

      AIoT站上主舞台

      今年5月22日的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上,雷军曾高调宣布家电业务已成为小米战略性业务。

      如今半年报数据印证了这一战略的落地成效:AIoT业务上半年收入达710亿元,同比增速超50%,不仅成为增长最快的核心板块,毛利率更是远超手机业务,从过去的配角正式晋升为支撑增长的主角。

      分季度看,AIoT业务的增长动能持续强劲。2025年第一季度,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同比激增58.7%至323亿元,核心驱动力来自中国大陆市场的全面爆发: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暴涨113.8%,得益于出货量与均价双升;可穿戴产品收入增长56.5%,智能手环、手表的出货量与ASP同步提升;平板业务表现尤为亮眼,收入增长72.7%,全球出货量首次跻身前三。这一增长背后,是小米产业能力、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叠加零售渠道拓展与政策补贴的多重加持。

      进入第二季度,AIoT业务再创新高,收入同比增长44.7%至387亿元,增长逻辑进一步深化。智能大家电延续高增态势,收入同比增长66.2%,空调出货量同比超60%的增长与高端化战略推动的ASP上升形成双重支撑;可穿戴产品增速加快至70.9%,中国大陆市场的出货量与ASP持续提升;平板业务在全球市场的渗透加速,收入增长41.4%,XiaomiPad7等产品的全球出货量成为该业务细分的核心增量。

      技术层面,AIoT供应链相关企业向从竞争格局看,互联网品牌在AIoT领域的生态协同优势显著,雷军正在兑现所说的AIoT业务作为战略性业务的承诺——这一战略定位已然实实在在地撑起了小米增长的第二曲线。

      停不下的小米

      手机业务稳定基本盘并筑牢生态入口价值根基,AIoT业务录得高增长撑起第二曲线,两者协同推动集团营收与利润双升,两项业务各自印证了集团战略上的成功。

      汽车业务更不必说——虽仍处于投入期,但其规模效应早已逐步显露:毛利率从Q1的23.2%提升至Q2的26.4%,从试水到造血,净利转正的拐点愈发接近,人车家的最后一块拼图势头不减,全生态的概念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

      梁振鹏向当年价值10亿的赌约如今鲜再有人提及,而小米的蜕变也不只是单纯的业务结构或者营收数据这般浅表。整体上看,它初步完成了从单纯卖硬件到做人车家全生态服务的转型,在行业普遍遇到增长天花板的当下,这种提前布局的生态模式不仅扛住了单一业务的波动压力,还为长期发展打开了持续释放红利的空间。

      雷军的增长故事,仍在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