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家食品企业入驻山姆:有友业绩增长50%,甘源净利润却下滑54%
时间:2025-08-14 16:24:07 阅读:
山姆选品风波持续发酵,其背后的中国供应商群体正经历着截然不同的命运。目前与山姆建立合作关系的国内上市食品企业至少有18家,其中大部分为近两年新入驻的企业。这些供应商中,有的凭借爆款产品实现业绩翻身,有的却陷入营收困境,甚至在货架上失去品牌标识。
有友食品成为山姆供应商成功案例的典型代表。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7.46亿元到7.98亿元,同比增长40.91%到50.77%。归母扣非净利润预计达到8932万元到9667万元,同比增长46.82%到58.90%。这一亮眼表现源于去年7月上架的有友脱骨鸭掌产品。
该产品在山姆上凭借超过20万件的月销量位居夏日开胃榜首位。按照69.9元每袋的售价计算,单月销售额至少达到1398万元。这一成绩对于有友食品意义重大,因为在与山姆合作之前,公司业绩曾连续下滑。2022年和2023年,有友食品营收分别为10.24亿元和9.66亿元,均呈负增长态势。扣非后归母净利润更是分别下降18.44%和36.84%。
进驻山姆渠道成为有友食品扭转局面的关键转折点。2024年年报显示,其他泡卤风味制品类别产品收入同比暴涨840.69%,达到1524.87万元,脱骨鸭掌正是其中的主要贡献者。山姆的品质背书效应也为品牌知名度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产品能否长期留在货架,取决于会员反馈与实际回购率,需要经受会员口碑的持续检验。
进入山姆渠道并非百利而无一害的选择。供应商需要面对多重经营压力和潜在风险。山姆作为大型零售商,采用定期结算模式,合同通常设置较长账期,供应商需要先行垫付生产和物流成本。这种模式导致供应商应收账款大幅上升。有友食品2024年应收账款达到7461万元,较2023年的379万元增长了18倍。
大型会员制商超通常要求供应商让利以换取上架机会。山姆对产品定价与成本控制高度敏感,供应商在维持品质的同时往往需要牺牲部分毛利率。洽洽食品的案例印证了这一点,该公司直营渠道业务营业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15.54%提升到2024年的20.51%,但直营渠道毛利率却下降了4.32%。
更为严峻的是,一些供应商甚至在山姆货架上失去姓名。洽洽食品生产的意式火腿风味坚果仁产品在包装上标注ChaCheer标识,通过弱化中文标识、强化英文设计,给消费者制造进口平替的感觉。甘源食品自2021年12月进入山姆渠道以来,业绩始终未能实现翻盘,今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为7300万元到7500万元,同比下滑超过54%。
山姆的极致单品策略要求供应商投入额外资源研发符合标准的产品,包括定制配方、升级原料等环节。中小供应商可能因研发成本过高而难以承受。同时,定制产品被限制在其他渠道销售,山姆会限制供应商向永辉、盒马等其他渠道供应同款或相似产品。这种排他性合作模式在带来曝光和销量提升的同时,也伴随着利润压缩、品牌稀释、渠道依赖等一系列隐性风险。
源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