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入市?A股“慢牛”众生相
时间:2025-08-20 22:28:28 阅读:
8月20日,上证指数续创近十年新高。连日来,A股波动走高,总市值首次突破百万亿元,A股三大股指也均创下近年新高。
有观点指出,本轮慢牛、长牛行情趋势确立。但目前也只有部分资金搭上了这轮行情的车,吃到了肉。其中,在年内监管明确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背景下,二季度末险资权益投资比例同比大幅提升。上半年,外资也扭转了过去两年净减持趋势,大举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最新私募备案规模和存续规模较2024年末也均有所增加……
相较之下,当前仍有部分个人投资者对此轮行情持观望态度,
多方资金齐入市
近日来,A股大盘走强,不仅上证指数创近十年新高,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北证50指数等多条宽基指数也均创近年新高,A股市值更首次突破百万亿元。
交易行情数据显示,8月20日,上证指数续创近十年新高,最高触及3767.43点。截至当日收盘,上证指数报收3766.21点,涨1.04%,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报收11926.74点、2607.65点,涨0.89%、0.23%。A股连续6个交易日成交额超2万亿元。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本轮牛市行情趋势已经确立。与2015年大牛市相比,这一轮行情会走得更远。这次不是快牛、疯牛,而是一轮慢牛、长牛行情,这也是大家一直所期待的,投资者都期待A股市场能像美股那样出现10年的慢牛、长牛。
那么,谁是推动本轮行情的增量资金?综合当前市场观点来看,险资、外资、散户、私募均在入市。
在年内监管明确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背景下,险资权益投资比例同比大幅提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的2025年二季度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情况表显示,截至二季度末,财产险公司的股票余额为1955亿元,占比8.33%,同比增长1.64个百分点;证券投资基金账面余额为1837亿元,占比7.83%,同比增长5.38个百分点。同期,人身险公司的股票账面余额为28731亿元,占比8.81%,同比增长4.65个百分点;证券投资基金账面余额为14767亿元,占比4.53%,同比增长1.5个百分点。公开数据显示,年内险资也频频举牌20余次,已超越去年全年的举牌总量。
外资方面,国家外汇管理局在7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扭转了过去两年净减持趋势,其中5月、6月净增持规模增至188亿美元。目前境外投资者持有境内债券、股票的市值占比约为3%—4%,受多重积极因素支撑,预计外资仍会逐步增配人民币资产。
私募方面,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存续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达20.86万亿元,新备案规模1074.27亿元,分别较2024年末的19.91万亿元、701.49亿元增长4.77%、53.14%。可以看出,私募备案规模和存续规模也在持续增加。
市场热度和投资者情绪的持续高涨,也推动了杠杆资金加速入场。两融方面,当前融资余额已突破2万亿元,创2015年7月以来新高。截至8月19日,两融余额约为2.13万亿元,其中沪市两融余额约1.08万亿元,深市两融余额约1.04万亿元。
散户尚未大规模入市
散户方面,虽有投资者在近期加速入市,但若从新开户数据和新发基金销售数据来看,还有部分个人投资者仍处于观望状态。
上交所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今年以来,A股投资者账户新开户1456.13万户,基金开户166.59万户;其中7月A股股票账户新开户数量为195.4万户,环比增长19.29%。可以看出,居民储蓄正在加速向资本市场转移,形成持续的增量资金中金公司分析师林英奇也指出,存款定期化趋势在2023年以来首次出现拐点,体现出居民定期存款、银行理财等固定收益产品到期并未续投,成为潜在的入市资金。7月上交所开户数量相比5月增长26%,但与2024年10月的高点仍有一定距离,散户还未出现大规模入市。
若从8月新基金发行情况来看,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0日,仅有82只新基金成立,单月成立数量低于前五个月,且发行份额也在年内暂时垫底,仅为588.24亿份。换言之,基金新发也尚未升温,部分基民仍在观望。
华南某公募内部人士就向主动权益类基金净值回升,但也出现了一定量的赎回,这主要是因为前几年市场下跌、净值下挫,影响了投资者对主动权益产品的信心;按照过往经验来看,如果市场持续上涨,后续大概率还会有增量资金入场。但被动指数产品规模/份额都出现了明显增长,或许也是因为投资者对指数产品在牛市中的上涨锐度比较认可,同时也是因为对ETF产品投资者相对更有经验一些,或许会借助指数产品做一些波段操作。上述内部人士补充道。
某中型公募市场部人士则表示,其所在机构线上销售渠道近期权益类产品销量有一定的提升,也有赎回的操作,主要和投资者买入时点、投资目标、盈亏情况包括风险偏好的不同有关。
沪上某公募内部人士也提到,投资者申购热情还是有所增长的,一些具体的二次首发或对绩优产品的营销也有一些成效。不过,因为公司不敢大力推权益产品,因此也未形成爆发式增长。获利赎回的情况则并不明显,前期亏损回本的基金,整体规模、份额还是增长为主,也不排除一些换手。
林英奇表示,从超额储蓄、定期存款到期和存款活化视角测算,居民存款潜在入市的资金规模约为5万亿—7万亿元,可能高于2016—2017年、2020—2021年两轮股市上涨的行情中存款入市的规模,但实际入市情况取决于宏观经济、政策预期、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
市场上涨行情已确立
那么,市场是否还会继续上涨?此轮行情趋势是否已明朗?不少业内人士对此持肯定态度。
如果A股有效站稳3731点,而且股市日均成交额保持在2万亿元以上,那么基本上处于牛市行情。从技术层面来看,均线处于多头排列状态,特别是日线周线级别的多头排列形态,则牛市特征明显。只要市场不出现显著缩量状态,同时没有改变多头排列的趋势,那么股市牛市状态依然健康,没有发生恶化迹象。A股如果有机会步入4000点,可能会以行业板块轮动为主,之前滞涨的价值股可能出现补涨行情,但近期大涨的题材股、科技股可能会出现明显分化。财经评论员郭施亮评价道。
中国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也认为,目前的行情具备牛市格局,但还处在牛市初期阶段。此轮行情将会以震荡上行的慢牛状态延续牛市行情。
那么,除了前述入市资金和观望群体外,有没有踏空此轮行情的?王红英认为,踏空行情的群体或是前期一些传统周期股的投资群体,以及一些海外中小机构等。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此轮踏空的群体也可能是前期清仓的机构投资者,由于熊市思维未切换等,导致踏空此轮行情。另外,重仓红利、地产等板块的投资者,也可能错过算力链主升浪。
王红英表示,从中国经济基本面来看,增长态势良好,融资融券余额也保持在2万亿元以上的历史最高水平,多个交易日成交额也超2万亿元,因此可以看出,中国股市的牛市特征是相对客观的,未来也会呈现出稳健上涨的趋势。建议悲观的市场观望者及时调整思路,跟上A股这一波牛市行情。
杨德龙也提醒道,当前市场趋势已确立,开始加速上行,建议投资者要战胜贪婪,不要加杠杆,也不要盲目追高,应做中长期布局,用时间换空间,实现资产的稳健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