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热点 >

    智能家居待破“伪智能”

    时间:2025-08-12 03:20:11 阅读:

      8月11日,业内人士表示,在市场繁荣的背后,智能家居行业仍面临诸多问题。在技术层面,设备间的互联互通存在严重阻碍。在智能化方面,部分产品存在操作复杂、学习成本高、智能语音识别率低等问题。企业在布局智能家居市场时,要注重消费者的体验,拒绝伪智能问题的存在。

      
     

      智能家居市场扩容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日趋成熟,智能家居成为家居行业的热门赛道,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6.8万亿元,同比增长11.2%,连续八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技术市场的蓬勃发展,为中国全屋智能行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

      数字商业创新顾问、AI营销与销售专家唐兴通表示,随着5G、AIoT、云计算等技术从实验室走到商业应用的门口,技术可以撑得起商业的“想象力”。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达到6821亿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家居企业也相继布局。8月,金牌家居全资设立厦门星链优材科技有限公司,聚焦新零售、飞流AI和家装三大业务板块,致力于通过数字化基建与供应链协同,推动行业效率和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3月,好莱客与蜂助手、好太太签署《投资合作协议》,拟共同投资设立广州合觅科技有限公司。对于成立新合资公司,好莱客表示,合资公司将整合和发挥各方的资源及行业优势,研发家庭端“智能融合网关”产品,实现全屋自动组网连接和智能控制,构建高附加值智能家居产品生态体系,助力公司向数字化生活服务商的角色延伸,开拓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全面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此外,林氏家居、万和电气、海信家电等企业则是推出智能化产品,打造、构建智能家居以及全屋智能生态系统。

      新设荟学谷联合创始人,中国家居/设计产业与互联网专家王建国表示,智能家居的背后,实际上是科技数字化。有一定规模的上市企业会关注更前沿的市场动态,有一定前瞻性,因此在行业趋势的引导下相继布局。

      消费需求转变

      智能家居市场扩容的背后,是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唐兴通表示,Z世代作为数字原住民,对智能产品的接受度极高。Z世代的消费观念正在从“功能性满足”转向“情感性、体验性满足”。这届年轻消费者是智能家居真正的“催化剂”。

      事实上,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升,消费者对智能家居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智能家居产品凭借其便捷性、舒适性、节能性等特点,能够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消费者成女士表示,自己家安装了全屋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改变了生活方式,让很多事情变得更加智能、便捷。以前操作的很多事情,现在只需要按照自己的习惯在手机上定时就行,包括家里的猫粮也可以定时投放。

      从“没感觉”到“试一试”,消费者的消费心里发生了巨大转变。唐兴通表示,随着技术的进步,“家”从一个简单的居住空间,变成了办公、娱乐、社交的中心。消费者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居住环境,对家的舒适度、便捷性、安全性的要求空前提高。这种“宅经济”意外地完成了对智能家居市场的用户教育,让很多消费者从“没感觉”变成了“想试试”。

      拥抱“生态”竞争

      市场规模虽然不断扩容,但智能家居市场仍存在“伪智能”的情况。智能化家居改变了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但从市场上来看,诸多所谓的智能化存在操作复杂、智能化不理想等问题。王建国表示,部分企业在布局智能化市场时,主打的是“智能概念”,没有真正能够落地的智能产品,可能更多的是一种资本炒作。智能家居讲究的是产品场景化、行业生态化。

      事实上,智能家居市场的发展,还面临标准和生态隔阂。不同品牌的智能生态之间无法互通,标准不统一、协议不互通,这堵墙严重阻碍了消费者的体验和市场发展。唐兴通表示,对于巨头来说,要有“开放”的胸怀。生态越开放,吸引的合作伙伴越多,消费者的选择就越多。想要解决“伪智能”问题,首先要从“控制”思维转向“无感”思维。真正的智能不是让消费者掏出手机打开App,而是要“润物细无声”。企业必须把研发的重心从“连接”转向“感知”和“预判”。其次要放弃“单品为王”,拥抱“场景联动”。消费者购买的不是一个智能音箱、一个智能灯泡,而是一个“舒适的观影场景”、一个“安心的睡眠场景”。未来的竞争,不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生态的竞争。谁能让用户在一个系统里解决所有问题,谁才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