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热点 >

    关于部分债券征收增值税的六问六答

    时间:2025-08-09 22:29:24 阅读:

      财政部、税务总局发文《关于国债等债券利息收入增值税政策的公告》,自2025年8月8日起,对在该日期之后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对在该日期之前已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包含在2025年8月8日之后续发行的部分)的利息收入,继续免征增值税直至债券到期。

      湖北和河北的地方债发行,期限分布上长期和超长期关键期限均有涉及,可以观察地方债一级市场发行结果;8月14日,3年国债首发,可以作为后续长期国债定价的参考;8月22日,10年和30年国债首发,发行定价结果可能会比较重要。

      
     

      Q5:国开债-国债利差变动怎么看?

      政金债-国债利差方面,理论上利差变化很小。

      主要差异还是所得税差异,国债等利息收入征收增值税前后,机构投资国债和国开债的税率差异仍主要在于对于利息收入的所得税征收上,也即理论差异还是25%。

      
     

      增值税方面,由于原先不同机构投资者利息收入增值税全免,后续资管机构适用简易计税法,税率比自营低,我们认为机构持仓结构的差异会对总体税率的差异有影响,由于政金债的非法人产品持仓更高,总体税收收益降低幅度可能小于国债。

      我们假设:①非法人产品全部适用简易计税法,其他机构全部适用一般增值税率;②非法人产品和自营机构占比按照6月中债登托管数据为准,那么国债各机构加权后的收益减少10.35bp,国开债减少9.37bp,国开-国债利差收窄,但收窄幅度不足1bp。

      总结来看,本次税收政策变动对于国开-国债利差影响有限。若不考虑后续持仓变动,那么国开-国债利差收窄,但收窄幅度不足1bp;若考虑到后面银行自营等机构也会将国债持仓部分转移至公募基金或其他资管产品,此次征收增值税带来的利差变动可能会更小。

      
     

      Q6:信用利差变动怎么看?

      信用债和商金债利差影响方面,主要受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决定,受税收影响较小。

      理论上,由于政金债税后收益降低,信用债-政金债的利差受到税收因素影响会收窄。自营机构和非公募资管角度看,机构投资政府债还有利息收入25%所得税的税收优惠,但是投资普信债和投资商金债、政金债税收因素抹平;公募基金角度看,由于不征收利息收入所得税,所以机构投资利率债、普信债、金融债税收完全抹平。但是,实际银行自营投资会综合考虑资本占用、信用风险等问题,资金很难系统性流向信用债市场;资管产品投资会受到其工具属性以及配置偏好的影响,实际影响有限。

      2 风险提示

      关税政策超预期变化,导致债券收益率超预期上行或下行;

      国际局势超预期变化,导致债券收益率超预期上行或下行。

      源自:券商研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