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快讯 >

    六大行首单落地 银行科创债发行“加码”

    时间:2025-08-22 08:09:29 阅读:

      进入8月,银行间债券市场科技创新债券发行热度不减。邮储银行日前完成首期科创债发行,国有六大行科创债全部落地,与此同时,南海农商银行、九江银行、兰州银行等区域性银行也在加速补位,推动发行主体进一步向地方延伸。据Wind数据,截至8月21日,银行机构参与科创债发行的机构已增至36家,发行总规模超2400亿元。

      据邮储银行披露,该行8月19日完成50亿元首期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该债券分为两个品种:30亿元5年期固定利率品种票面利率1.82%,全场认购倍数达3.1倍;20亿元3年期浮动利率品种发行利率1.8%,认购倍数2.5倍。其中,浮息品种既是全市场首单3年期浮息科创债,也是首单应用中债区块链簿记建档发行系统的浮息科创债。邮储银行表示,募集资金将严格投向《金融“五篇大”总体统计制度》规定的科创领域,通过发放科技贷款、投资科创企业债券等方式,专项支持科技创新业务。

      回顾5月7日,人民银行、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等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政策发布当月,银行科创债发行即出现“集中放量”,Wind数据显示,当月共发行19只科创债、合计1980亿元,其中,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5家国有大行发行1100亿元,占当月银行科创债总发行规模的55.56%。随着邮储银行首单落地,六大国有银行阵营集齐。

      “国有六大行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核心价值在于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大额、稳定的专项资金支持。”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表示,这一动作能够定向破解科创企业融资结构性矛盾,确保资金精准投向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核心环节。他进一步解释,结合手续费减免、风险分担工具等配套措施,科创债能够有效降低科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同时激活市场多元主体参与热情,推动银行从传统信贷中介向“债、贷、股、链”综合服务商转型。

      在国有大行均已入场的同时,区域性银行也正加速填补区域空白。8月18日,南海农商银行通过银行间市场发行20亿元科创债,成为广东省内首单农商行科创金融债券,资金将定向支持地方科创企业发展;8月12日与11日,兰州银行、九江银行分别发行20亿元、10亿元科创债,分别填补西北地区、江西省商业银行科创债发行空白。

      “区域银行发力科创债业务,能够结合本地产业特色和科创企业需求,提供更精准的金融服务。”薛洪言表示,这将填补国有大行在区域科创融资中的空白,促进金融资源在区域间的均衡配置。他预判,随着政策持续优化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预计未来会有更多中小银行参与科创债业务,进一步激活区域科创融资市场活力。

      除发行端扩容外,科创债交易机制创新也在同步推进,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动力。上海银行作为首批做市商之一,参与银行间市场科创债标准篮子上线交易;广东华兴银行则在成为企业科创债标准篮子首批做市商的基础上,推出“大湾区企业科创债篮子”,满足投资者“一键配置”区域优质科创资产的需求。

      对于银行如何在科创债业务中实现差异化发展,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提出,银行需构建“发债—做市—资管”完整价值链,并按自身定位分层布局,例如国有大行可依托集团资源主导浮息基准、区块链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市场锚;股份行可发力成为“做市商+资管集成商”;城商行与农商行发挥地缘优势,定向投资本地科创领域,做好区域深耕者。

      随着银行科创债发行规模不断扩容,如何引导资金真正流向硬科技领域、避免脱实向虚,已成为行业关注的核心议题。柏文喜在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