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快讯 >

    431.26万亿元社融同比增9%,268.51万亿元贷款增6.9%,M2余额329.94万亿元涨8.8%

    时间:2025-08-22 08:08:17 阅读:

      中国人民银行8月13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431.26万亿元,同比增长9%。广义货币M2余额329.94万亿元,同比增长8.8%。人民币贷款余额268.51万亿元,同比增长6.9%。这些关键指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为实体经济提供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前7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87万亿元,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持续稳固。

      
     

      7月信贷数据呈现季节性特征,这与金融机构经营周期密切相关。6月作为半年报披露的关键时点,部分金融机构会调整信贷投放节奏。同时,6月也是企业半年期经营结算的重要窗口,大量企业面临货款回收、债务偿还等资金需求。这种阶段性的资金流动高峰直接反映在信贷数据中。

      从累计数据来看,前7个月贷款增长态势稳健。7月末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9%,仍明显高于名义经济增速。这一增速水平反映了信贷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稳定性。贷款增长既受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也与直接融资发展、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等因素相关。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中小银行化险等特殊因素对贷款数据产生一定影响,还原这些因素后,贷款增速表现更为积极。

      利率水平是衡量信贷供给充裕程度的重要指标。7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约3.2%,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3.1%。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约45个和30个基点。经过2018年以来的多轮降息,贷款利率已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今年以来进一步下行。

      低位运行的利率水平说明信贷资源供给总体充裕,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满足度较高。禁止违规手工补息、建立存款招投标利率报备机制等政策措施的实施,让利率运行机制更加顺畅。这些举措既稳定了银行负债成本,也为银行向企业让利创造了更多空间。多地推行的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明示试点,进一步提升了融资成本透明度,有助于减轻企业融资负担。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加强。7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5.05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79万亿元,同比增长8.5%。这些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体现了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精准投放。

      源自: